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唐寅摹《韩熙载夜宴图》再现,看明清画境中的生活

时间:03-22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55

唐寅摹《韩熙载夜宴图》再现,看明清画境中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从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幅幅青绿山水、繁华市井的画卷中或许可以一窥究竟。近日,汇聚天津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两馆众多珍贵馆藏的原作性书画大展“人间有味是清欢——明清画境中的生活景象”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展览以绘画表现的“古人生活”作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古人的生活场景、生活品味和生活情趣。展品中,董其昌、陈洪绶、石涛、沈周、文徵明、唐寅、恽寿平等悉数亮相。天津博物馆藏清代名画《万笏朝天图卷》、明代文征明《林榭煎茶图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明代唐寅《韩熙载夜宴图》等也是难得展出。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共计展出书画作品60件/套,分为“此心安处是吾乡”(风土人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文人雅事)、“百年人事知几变”(世事沧桑)三个单元,给观众呈现明清时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岁时节日、娱乐休闲、物质生产生活……从民间到宫廷。此次展览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陈列展览部王麒越告诉澎湃新闻,此次展览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共同策展的原创性展览,除了汇集众多名家名作,策展思路也有别于过往。“以往我们举办的一些古代绘画展览,要么从人物、花鸟、山水等不同的绘画门类来划分展览主题,要么着重从绘画发展史或绘画流派来叙事,很少从绘画本身的故事性来切入。”王麒越说,“我觉得发掘绘画本身的故事内容也很有趣,也可以拉近观众和文物的距离,所以此次策展从绘画作品的故事性入手,分别从民间、文人、宫廷三个角度切入,展示古代的风俗人情、文人雅事和宫廷生活的变迁。”展览现场王麒越介绍,天津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都是以书画收藏见长的博物馆,书画馆藏在全国的博物馆中都比较出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绘画藏品以宋代以来山水、人物、花鸟画名家作品为主,又以明清至民国时期尤为突出,作品既有川渝本地名家,同时又汇聚南北、兼容并蓄。天津博物馆馆藏绘画画科全面,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在多而精的同时,更有难得的海内传世孤品在藏,此次展览是在充分挖掘两馆馆藏绘画资源的基础上共同策展。展览共计展出60件/套绘画作品,其中天津博物馆37件套,重庆三峡博物馆23件套,涵盖董其昌、陈洪绶、石涛、沈周、文徵明、唐寅、恽寿平、蓝瑛、黄慎、华岩等名家名作。其中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清佚名《万笏朝天图卷》是首次在天博以外的国内博物馆展出,该件作品是范仲淹裔孙范瑶为纪念乾隆六下江南四次登临天平山,聘请名画师精心所绘,再现了乾隆南巡到苏州城西一带的山川景物、市井风俗和盛大的迎驾场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明代唐寅摹《韩熙载夜宴图》也是难得展出。《韩熙载夜宴图》是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名画佳作,原作为五代时期顾闳中所绘,现存为宋摹本,此画详尽记录了五代十国南唐时期上流社会的家宴情况。而此次展出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韩熙载夜宴图》为明代唐寅所摹。明 唐寅《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这件《韩熙载夜宴图》也是观众票选的我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在我工作以来的十余年间,印象中就展出过两次,这是第三次。因为它是明代临摹作品,跟故宫的宋摹本在内容上也并不完全一样。唐寅在临摹中进行了再创作,画中融入了明代苏州地区文人对园林居室艺术的装饰布局和吴门画派的山水艺术风格。”王麒越说。展品赏析:第一单元“此心安处是吾乡”《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款)天津博物馆藏(局部)《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款)天津博物馆藏 (局部)《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款)天津博物馆藏 (局部)《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款)天津博物馆藏 (局部)《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款)天津博物馆藏 (局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繁荣景象,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市井生活等等,是后世研究宋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明代苏州的街道、商铺、城市建设、宫廷内外、民风民俗等城市风貌。画中共绘有两千多个人物,直观地反映了明代苏州地区的民风民俗。此图卷尾署款“仇英”实际为托仇英之名而作的“苏州片”,即民间作坊所作的商品画,但其艺术水平较高并不失为明代画作中佳品。画卷从郊外、城内到城外三部分徐徐展开,构图饱满,绘制精良,内容涵盖了生产、生活、娱乐休闲等方方面面,对研究城市发展与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岁朝图轴》明 周道行 天津博物馆藏周道行,生卒年不详,字伯达,万历(1573—1620)间以绘事知名。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山水、人物。画上乾隆御题:“围炉献岁聚春斋,椒盏辛盘一室皆。更有佳朋过略彴,任教稚子闹庭阶。柳黄梅白侵寻冶,画意诗情次第排。所喜能传夫子志,老安友信少斯怀。癸卯(1783)新正御题。”钤印:“古希天子之宝”朱文印、“犹日孜孜”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 “乾隆鉴赏”白文印、“嘉庆鉴赏”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等宫廷收藏印。“岁朝”即“岁旦”,一般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清嘉录》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疬,谓之开门爆仗”、“围炉中烧巨煤墼,曰欢喜团,凡岁朝元宵而止”,有欢喜过年之意。图中正屋里一家老小围炉守岁,炭火正旺,也印证了文献记载的内容。以“岁朝”为主题的绘画涉及人物、花鸟等方面。花卉图案多以瓶中插梅花、水仙、灵芝等植物;桌上摆放柿子、石榴、佛手等寓意吉祥之意的瓜果为主,名曰:“岁朝清供”。人物画多表现民风、民俗,家人团圆、喜庆祥和。这些作品为我们考证历史上的节俗、民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曝书图轴》 李誉 天津博物馆藏李誉,生卒年不详,字永之,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工山水、花卉,早年甚有声誉,晚景颓唐,卒于焦山自然庵。曝书是我国古代藏书家保存书籍的重要方法,曝晒书籍可以达到除湿、防虫的效果。东汉崔寔[shí]在《四民月令》中记载:“七月七日,暴经书及衣裳不蠹[dù],习俗然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明确指出,曝书“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曝书”。曝书不仅是书画保护的手段,还是一种社交活动,是藏书机构或私人收藏家展示收藏品和文化品味的时机,也是文人墨客相互交流学习交流集会。宋朝的皇家图书馆晒书时,所有书籍都对文人开放,类似群书博览会。《重阳佳会图卷》 清 允禧 天津博物馆藏(局部)《重阳佳会图卷》 清 允禧 天津博物馆藏(局部)《重阳佳会图卷》 清 允禧 天津博物馆藏(局部)《重阳佳会图卷》 清 允禧 天津博物馆藏(局部)允禧(?—1758),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第二十一子,谥靖。字谦斋,号紫琼,别号紫琼崖道人、春浮居士。善书、画。山水笔致超逸,画风清淡,得力倪瓒。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九月初九,日和月皆与九相逢,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重阳习俗活动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形成了九月九祭天帝、祭祖的活动。人们还会在这天举行放纸鸢、佩朱萸、饮菊花酒、登高远眺等活动。《货郎图轴》 清 无款 天津博物馆藏以货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始见于北宋。宋代经济繁荣、民生富庶,商品交易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走街串巷的货郎,在推动商品经济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货郎担上的针头线脑、胭脂水粉、儿童玩具等日用杂货,既满足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也给人们带来了购物、观赏的欢乐,以及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挑担走街串巷的习俗,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村还保留着。《盲叟图轴》 清 黄慎 天津博物馆藏黄慎(1687—1772),初名盛,字恭寿、恭懋,号瘿瓢子,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家贫,遂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盲人画是人物画中很小众、很特殊的一个类别,我们现在看到的画作多是盲人打架、玩乐器等,画家笔下的群盲图,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而有活力,无论是嬉戏打闹,还是摆摊算命,都有他们自己的快乐和相处的模式,身体的残疾和生活的艰辛都不足以打败他们。他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样也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此图为画家45岁时所作,以大量留白的背景作人物特写,用笔纵逸洒脱,衣纹多圭角方折,面部神态勾画细腻,略施淡赭色,明暗过渡自然,立体生动。《村斗图轴》 清 谢彬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谢彬(1601—1681)明末清初画家,初名份,字文侯,号仙癯,上虞(今属浙江)人,后随父居钱塘(今杭州)。工写真。小小村落也有不平静的时候,这不,打架了!冲突中心,两个赤裸着上身的男子被人使劲拽着,正隔着一道小桥对骂,如果没有旁人拉着,估计还会冲上前去接着撕扯。桥中心站着一位持杖老人,摇摆着双手劝阻着,防止冲突再次升级。桥两端有人在大树后伸头观战,一只小狗在一旁汪汪大叫,似乎在助阵。好一幅生动有趣的民俗风情画。《水灾图卷》 清 张烈、谢璞 天津博物馆藏《水灾图卷》 清 张烈、谢璞 天津博物馆藏此图为康熙甲申(1704)年武林谢璞(字楚玉)、张烈(字又浦)合绘,引首吴世焘作《全城图叙》,(清)翁心存《全城图诗》著录。画卷描绘了扬州别驾金公镇守高邮(今江苏扬州)的第二年,即丙子(1696)年,时逢淫雨成灾,河水暴溢,盂城西南隅接大湖,地势卑薄,大水直薄城下,城岌岌可危。金公亲率吏民履行泥沼,坚筑两关、上下闉阇,又设厂煮糜,经过三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得以保全全城,却卒于河事,后人感怀其恩,作图以纪。画卷以谨严的笔墨真实还原了当时吏民同心抗洪的场面,人物穿插安排有序,与场景形成呼应,不失为纪事作品中的佳作。《採药仙人图轴》 明 朱约佶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朱约佶,明宗室,号云仙,又号弄丸山人。明宗室靖江王朱守谦之裔,专以修炼为事。工诗,亦擅书画,画风近张路。有《观化集》,所作诗皆论内丹之旨。图中一仙人持杖提篮,篮中有药,杖上有果。目光如炬,长髥飘逸,衣衫大开,潇洒不羁。墨线为主勾勒人物形体及衣衫走向,行笔用墨自然洒脱,有一气呵成之势。草药与仙桃略施彩色,使水墨的画面有了亮点,更显作品的淡雅古朴。画中题跋为“先生醒醉定无极,无极有象定玄计。提得归来神鼎烹,夜深青凤中天吸。”落款,靖藩云仙诗画。钤有“帝室宗亲”朱文方印,“靖江仙吏”白文圆印,“云泉印信”朱文方印。《辟纑图卷》 明 周臣 天津博物馆藏(局部)《辟纑图卷》 明 周臣 天津博物馆藏(局部)周臣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成化、嘉靖间,字舜卿,号东邨,吴(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期著名职业画家,唐寅、仇英皆出其门下,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辟纑:[bì lú]。是绩麻和练麻之意。谓治麻之事。绩麻的意思为:把麻搓成线。中国麻纺织的 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和麻布,大麻布和苎麻布一直作为大宗衣料,从宋到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第二单元“一蓑烟雨任平生”《桃源图卷》 明 宋旭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局部)宋旭(1525-1606),字初旸,号石门,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浙江嘉兴(一作湖州)人,居松江。工山水、人物。画学沈周,能作大幅,笔墨苍劲,世称“苏松派”,为吴门派支流。1600多年前,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平静、平和,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于是,“桃花源”从陶渊明的笔下,走进了万千中国人的心里。画家以叙事情节或单个场景再现桃源的绝美,桃林与流水是画中不可替代的视觉元素,村居的世俗风情被放入理想的隐逸世界里,充满了诗性的表达。《 虎丘看月图》 明 张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张宏(1577—1652)宇君度,号鹤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石面皴染结合作为其特色。所作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吴门画坛中的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图右题跋曰:“适有客持罄室翁同凤洲中丞虎丘看月图,余爱摹之,愧无毫末相似,时己巳夏月。”由题记可知树下看月的三人之中,有明代吴门书画家钱榖(罄室)和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凤洲),该作品是张宏的摹本。明代诗人沈明臣有诗曰:“中秋看月何处好,除却十洲与三岛。东南胜事说苏州,最好从来是虎丘。”明清时期,苏州人就有中秋夜在“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山赏月观景的习惯。《松庵读书图》清 石涛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石涛,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款识:“遥想松庵读书处,放笔直探鹤高翥。予时呼起图中人,二载相思同日语。壬午二月春分前五日寄松庵年道兄传教,清湘大涤子写邗上青莲草阁。”钤印:“清湘老人”朱文印、“膏肓子涤”朱文印白云、瀑布、楼阁穿插于重峦叠嶂的林木间,一人于山坞草堂内临窗读书。山间、水岸从来是文人静心读书、修身养性的首选之地。石涛在他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予神遇 而迹化也。”石涛将自己的心灵感受与自然景象相交融,想象着自己能成为山川的代言人。《摘梅高士图轴》 明 陈洪绶 天津博物馆藏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悔迟、悔僧、迟和尚等,浙江诸暨人。早年师承刘宗周、黄道周,又向蓝瑛、孙杕学画。工诗文,善人物、花鸟、山水,画风上可追晋唐,又继承宋人之法,擅长各种题材,人物、山水、花鸟都可入画,融合古今,自成一格不从俗变,人物形象略为夸张,山水画有装饰趣味,花鸟挺劲坚硬。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对后世人物画具有深远影响。陈洪绶爱梅,咏梅、画梅、赏梅。画梅必求古意、造型求虬曲,认为不曲不虬则不古,不古则了无意韵。梅花是高洁的仕人品格象征,也常常用来隐喻“出世”的心理诉求。陈老莲天资卓绝,一生却经历了几次科举落榜,国破家亡,贫困潦倒。明朝灭亡那年九月,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我若为官官必癏。几点落梅浮绿酒,一双醉眼看青山。”一生的悲欣在这诗中展现一览无余。《林榭煎茶图卷》明 文徵明 天津博物馆藏《林榭煎茶图卷》明 文徵明 天津博物馆藏文徴明(1470—1559),明代杰出画家。名壁,字徴明,后以字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为“明四家”。此图为文徵明为王毂祥而作。清雅恬淡的田园中,无嘈杂、无喧嚣,安静、悠闲。小仆烹茶,主人凭栏,院外山间小路友人来访。此卷设色淡雅,用笔精细而苍秀,沉稳而文静,构图严谨缜密,深得皇室喜爱。画卷上钤有多处皇室收藏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乐寿堂鉴藏宝”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卧游图轴》清 罗牧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罗牧,清代画家,字饭牛,号云庵、牧行者、竹溪。江西省宁都县钓峰人,寄居南昌。擅山水,笔意空灵,在黄公望、董其昌之间,得魏石床传授,林壑森秀,墨气滃然,颇具韵味,时称妙品。江、淮间人师之者众,为江西派创始人。南朝宗炳将平生所游之山川画在墙上,每日观看,仿佛自己又游于山水之间,从而达到“畅神”目的。“卧游”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画坛,文人因此借由山水意象,以自然的旷远,山的高峻、水的清悠,照见个人生命中的本质。作者题跋:“幽居卜近石泉飞,苍壁寒云隐翠微 。我欲挥毫图此意,卧游终老亦忘归”。应是“卧游”思想的呈现。《吴城怀古轴》明 沈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石田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山水、花鸟、人物皆能,笔意出入宋元之间,呈现苍辣秀润的面貌,一时从者甚众。与文徴明、唐寅、仇英合成“吴门四家”。作品别开生面的用大幅书法为主题,下方配山水楼台,虽无远山高楼的开阔,却因壮阔的书风使画作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图中题诗:“阖闾城西晚泊舟,旅怀都在夕阳楼,前朝往事惟青史,远客新愁上白头。衰草漫随陵谷变,寒江还绕郡城流,繁华回首今何在?惟有高台记鹿游。”《松荫高士图轴》明 程嘉燧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程嘉燧(1565—1643),字孟阳,号松圆、偈庵。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能诗善山水,学黄公望、倪瓒,笔墨枯淡,韵格并胜。“高逸”者,具有高雅脱俗,洒脱不羁性格的人,又或指隐居者。在中国画中,常见高逸之人或行于山中,或泛舟于湖,寻一份自由安宁的精神慰藉。《关山行旅图卷》明 萧云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关山行旅图卷》明 萧云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关山行旅图卷》明 萧云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关山行旅图卷》明 萧云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关山行旅图卷》明 萧云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钟山老人等,安徽芜湖人。精通六书、六律,工诗文,善画山水,兼长人物、花卉。曾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加入复社,与阉党集团斗争。入清后隐居不仕。其人物画主要继承了宋代李公麟的白描法,亦吸收明代陈洪绶之长,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其山水画自成一家,笔墨清疏苍秀,饶有逸致。他的画在家乡芜湖地区影响甚大,形成了“姑熟画派”。款识:“余尝作关山行旅图。凡人物、舟车、园林、廛市罔有不备。同志者玩赏不尽,间或摹稜,莫辨真赝。则兰亭书本俱散失,不意复见原迹。遂欣然如遇故人亟存之。当为吾家御史赚去也。七十老人萧从云识”。钤印:朱文“钟山老人”印。《云山小隐图卷》明 董其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云山小隐图卷》明 董其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云山小隐图卷》明 董其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此卷以水墨写江南夏天山水景色,山石以渴笔皴擦,湿墨点林木以显夏日树之繁茂,丘壑之间的开阔处,平添画面的疏淡旷远之感。第三单元“百年人事知几变”《万笏朝天图卷》清 佚名 天津博物馆藏《万笏朝天图》是范仲淹裔孙范瑶为纪念乾隆六下江南四次登临天平山,聘请名画师精心所绘。此画金碧辉煌,场面宏大,仅人物就有2000多个,再现了乾隆南巡到苏州城西一带的山川景物、市井风俗和盛大的迎驾场面。画面以天平山为中心,连接支硎山、灵岩山一带的名胜古刹。高义园、白云泉等天平山景区的著名景点历历在目,而且邻近的河道、长堤、楼台廊榭、树木田野、舟船桥梁、牌坊店铺,以及行人、官员、商贩、农户等,都雕刻得非常精细,栩栩如生。《韩熙载夜宴图》明 唐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局部)《韩熙载夜宴图》明 唐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局部)《韩熙载夜宴图》明 唐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局部)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韩熙载夜宴图》是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名画佳作,原作为五代时期顾闳中所绘,现存为宋摹本,此画详尽记录了五代十国南唐时期上流社会的家宴情况。而此次展出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韩熙载夜宴图》为明代唐寅所摹,唐寅在临摹中进行了再创作,画中融入了明代苏州地区文人对园林居室艺术的装饰布局和吴门画派的山水艺术风格。题诗:“身当钩局乏鱼羹,预给长劳借水衡。废尽千金收艳粉,如何不学耿先生。吴门唐寅。”钤印:“梦墨亭”朱文印、“唐伯虎”朱文印、“南京解元”朱文印。题诗:“梳成鸦鬓演新歌,院院烧灯拥翠娥。潇洒心情谁得似,灞桥风雪郑元和。吴郡唐寅。”钤印:“吴郡”朱文印、“唐寅私印”白文印、“六如居士”朱文印。鉴藏印:“李氏受轩”朱文印、“李咸中”白文印、“清白太守之子”朱文印、“花竹琴书赏心乐事”朱文印等。《韩熙载夜宴图》明 唐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展览海报此次展览展期持续至5月20日。(本文图文赏析素材均由主办方提供)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